"/>
實驗室: | 上海鴻英檢測 |
報價: | 產品不同,導致檢測項目與費用不同 |
需提供資料: | 申請表、郵寄樣品、出具報告并郵回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上海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9-11 13:03 |
最后更新: | 2025-09-11 13:03 |
瀏覽次數: | 5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組裝式屏蔽室是一種通過模塊化設計實現快速搭建與拆卸的電磁防護設施,廣泛應用于EMC測試、涉密信息保護、精密設備防護等場景。其核心設計邏輯是通過封閉金屬結構與關鍵部件的電磁密封,形成一個“電磁潔凈空間”,滿足人員操作、設備運行的基本需求。以下從核心部件組成、結構特點及功能作用三個維度,對組裝式屏蔽室的系統構成進行詳細論述。
一、屏蔽殼體:電磁防護的“基礎框架”
屏蔽殼體是組裝式屏蔽室的主體結構,承擔著構建封閉電磁屏蔽空間的核心功能。其設計與制造直接決定了屏蔽室的整體屏蔽效能(通常要求達到GB/T 12190-2006等標準的A級或B級指標)。
1. 結構與材料
組裝式屏蔽室的殼體采用模塊化設計,由冷軋鋼板單元模塊拼接而成。根據屏蔽效能要求,鋼板厚度通常為1.5-2mm(如B級屏蔽室常用1.5mm,更高要求的測試場景用2mm);模塊表面經鍍鋅噴塑處理(防銹、絕緣),通過M8鍍鋅螺栓、導電襯墊(如鈹青銅簧片)實現模塊間的緊密連接。部分高端屏蔽室會在鋼板內側添加吸波材料(如泡沫吸波體),增強對高頻電磁波的吸收損耗。
2. 功能作用
· 電磁屏蔽:通過金屬鋼板的界面反射損耗(電磁波遇到金屬表面時的反射)、吸收損耗(電磁波穿透鋼板時的能量衰減)及內部反射損耗(鋼板內部多次反射的疊加衰減),實現對外部電磁干擾的隔離(被動屏蔽)或內部電磁泄漏的抑制(主動屏蔽)。
· 結構支撐:作為整個屏蔽室的框架,支撐屏蔽門、通風波導窗、濾波器等部件的安裝,保證空間的穩定性。
二、屏蔽門:電磁密封的“關鍵環節”
屏蔽門是組裝式屏蔽室唯一的活動部件,也是最易出現電磁泄漏的部位(約占屏蔽室泄漏量的60%以上)。其設計需兼顧人員/設備進出的便利性與電磁密封的可靠性。
1. 結構與類型
組裝式屏蔽室的屏蔽門通常采用手動杠桿式(常見)、氣動式(大尺寸)或電動式(高端場景),核心結構包括:
· 門板:雙層絕緣鋼板(內外層為亞光不銹鋼,中間填充隔音材料),保證機械強度與電磁密封;
· 密封結構:采用復合刀口+可拆卸鈹青銅簧片(或導電橡膠襯墊),當門關閉時,簧片與殼體的刀口緊密接觸,形成連續的導電通路,消除門縫的電磁泄漏;
· 鎖緊機構:雙點或多點手動鎖緊(如杠桿式),確保門與殼體的壓力均勻,增強密封效果。
· 尺寸標準:常見規格為1900mm×850mm(符合人體工程學),特殊場景可定制更大尺寸(如設備進出的1200mm×2000mm)。
2. 功能作用
· 電磁密封:通過簧片與刀口的緊密接觸,阻止電磁波從門縫泄漏,保證屏蔽室的整體屏蔽效能(屏蔽門的插入衰減需與殼體一致,通常≥100dB@1GHz);
· 人員/設備通行:滿足日常操作中人員進出、設備搬運的需求,保持屏蔽室的封閉性。
三、蜂窩型通風波導窗:通風與屏蔽的“平衡裝置”
組裝式屏蔽室需保證室內空氣流通(尤其是有人員或發熱設備的場景),但通風口易成為電磁泄漏的“通道”。蜂窩型通風波導窗是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部件。
1. 結構與設計
通風波導窗由數百個六角形鋼質波導管(對邊距約42mm)通過真空釬焊拼接而成,整體呈平板狀(常見尺寸300×300mm)。其設計遵循截止波導原理:當電磁波頻率低于波導的截止頻率時,無法穿透波導管;而空氣則可通過波導管的中空結構自由流動。
2. 功能作用
· 通風換氣:通過波導管的中空結構,實現屏蔽室內外空氣交換(通風量取決于波導窗數量,通常每10㎡屏蔽室配置1-2個波導窗),調節室內溫度與濕度;
· 電磁屏蔽:六角形波導管的截止頻率遠高于常見電磁干擾頻率(如1GHz以下),能有效攔截外界電磁輻射進入室內,防止內部電磁泄漏(插入衰減與殼體一致,≥100dB@1GHz)。
四、電源與信號濾波器:線路電磁干擾的“攔截器”
組裝式屏蔽室的電源線、信號線(如網線、線、USB線)是電磁干擾的重要傳播路徑(約占泄漏量的30%)。電源與信號濾波器的作用是過濾線路中的電磁噪聲,保證進入屏蔽室的電流/信號“干凈”。
1. 類型與規格
· 電源濾波器:分為單相(220V)、三相(380V),電流規格從16A(照明)到200A(大型設備)不等。其核心結構為LC濾波電路(電感+電容),能有效抑制電源線中的共模干擾(如雷電、電網波動)與差模干擾(如設備自身噪聲);
· 信號濾波器:包括數據信號濾波器(網線、光纖)、濾波器(線)、USB濾波器(USB接口)等,采用低泄漏設計(插入衰減≥80dB@1GHz),保證信號傳輸的防止電磁泄漏;
· 安裝要求:所有濾波器需集中安裝(如屏蔽室入口處的濾波器柜),且前端不得設置過流保護裝置(避免影響濾波效果),但可設置過載保護(防止設備損壞)。
2. 功能作用
· 抑制外部干擾:過濾電源線、信號線中的外界電磁噪聲(如電網中的諧波、手機信號),防止其進入屏蔽室影響內部設備(如精密儀器、計算機)的正常工作;
· 防止內部泄漏:過濾內部設備產生的電磁噪聲(如服務器、測試儀器),避免其通過線路泄漏到外界(如涉密場景中的信息竊收)。
五、波導管:管線穿越的“密封通道”
組裝式屏蔽室中,光纖、消防噴淋管、空調銅管等非導體管線需穿過殼體,但直接穿孔會破壞屏蔽的完整性。波導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專用部件。
1. 結構與應用
波導管為金屬管狀結構(如圓形、方形),材質為鋼或銅,內徑根據管線尺寸確定(如光纖用φ10mm波導管)。其設計原理與通風波導窗一致:截止波導,即阻止電磁輻射通過,允許管線穿過。
2. 功能作用
· 管線穿越:允許光纖、消防管等非導體管線穿過屏蔽室殼體,滿足設備連接(如光纖通信)、消防要求(如噴淋系統);
· 電磁密封:波導管的截止頻率遠高于常見電磁頻率,能有效防止電磁輻射通過管線泄漏(插入衰減≥100dB@1GHz),保持屏蔽室的封閉性。
六、接地系統:屏蔽效能的“增強器”
組裝式屏蔽室的接地系統是安全與屏蔽的雙重保障。其設計需遵循單點接地原則(所有接地極連接到同一接地體),接地電阻≤1Ω(GB 50174-2017標準要求)。
1. 結構與要求
· 接地體:通常采用銅棒(φ50mm,長度2.5m)或銅排(寬度50mm,厚度5mm),埋深≥2m(避開地下水層);
· 接地引線:采用多股銅芯線(截面積≥35mm2),連接屏蔽殼體與接地體;
· 絕緣處理:殼體與地面之間需做絕緣處理(如鋪設絕緣墊),避免接地電流擴散。
2. 功能作用
· 安全保護:釋放屏蔽殼體的靜電(如人員觸摸時的放電)與漏電(如濾波器故障時的電流),防止人員觸電;
· 增強屏蔽:接地系統能降低殼體的接地電阻,提高電磁屏蔽效能(尤其是對低頻干擾,接地越好,屏蔽效果越佳)。
七、室內電氣與輔助系統:操作便利性的“支撐”
組裝式屏蔽室的室內電氣系統雖不直接參與電磁屏蔽,但卻是保證正常操作的必要條件。
1. 組成與設計
· 配電箱:采用屏蔽式配電箱(外殼接地),內部分設總開關(過載保護)、照明分路(日光燈或白熾燈,測試場景用白熾燈避免電磁干擾)、插座分路(壁插或地插,數量根據用戶需求確定);
· 照明系統:采用嵌入式日光燈(或白熾燈),照度≥300lux(符合辦公場景要求),燈具外殼接地,避免電磁泄漏;
· 插座系統:采用屏蔽式插座(外殼與殼體連接),滿足設備(如計算機、測試儀器)的供電需求。
2. 功能作用
· 供電保障:為屏蔽室內的設備、照明提供穩定電源;
· 操作便利:合理布置插座、開關的位置,方便人員使用(如測試場景中,插座需靠近設備擺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