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試驗的核心要點:1."/>
單價: | 100.00元/件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安徽 宿州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5-09-05 10:16 |
最后更新: | 2025-09-05 10:16 |
瀏覽次數: | 13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高強度螺栓拉伸試驗是評估其力學性能的關鍵測試,主要用于驗證螺栓在拉伸載荷下的強度、塑性和可靠性。以下是試驗的核心要點:
1. 試驗目的 測定螺栓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斷后伸長率和斷面收縮率。 驗證螺栓是否符合標準(如ISO 898-1、ASTM F568、GB/T 3098.1等)。
2. 試樣準備 取樣要求:從同批次螺栓中隨機抽取,數量通常≥3個。 尺寸測量:jingque測量螺紋部分的最小直徑(d?)和原始標距(L?)。 表面處理:清除油污、銹蝕,避免影響測試結果。
3. 試驗設備 wanneng材料試驗機:需具備高精度載荷傳感器(誤差≤±1%)。 引伸計:用于測量屈服強度時的微小變形。 夾具:專用螺紋夾具或楔形夾具,確保拉伸時螺栓不滑脫或偏心受力。
4. 試驗步驟 裝夾試樣:螺栓頭部和螺紋端分別夾持,確保軸線與拉力方向一致。 預加載:施加少量載荷(如10%預期抗拉強度)消除間隙。 加載速率: 屈服前:按標準控制應變速率(如0.00025/s)。 屈服后:可提高速率至0.008/s。 數據記錄: 屈服強度(Rp0.2):yongjiu變形0.2%時的應力。 抗拉強度(Rm):最大載荷除以螺紋應力截面積(As)。 斷裂后:測量斷后標距(L?)和斷面直徑,計算伸長率(A)和斷面收縮率(Z)。
5. 關鍵計算公式 應力截面積(As): = 4 ( 2 + 3 2 ) 2 As= 4 π ( 2 d 2 +d 3 ) 2 (d?:螺紋中徑;d?:螺紋小徑) 抗拉強度(Rm): = Rm= As F max 斷后伸長率(A): = 1 ? 0 0 × 100 % A= L 0 L 1 ?L 0 ×****
6. 結果判定 需滿足標準要求(例如10.9級螺栓的Rm≥1040 MPa,屈服強度≥940 MPa)。 失效模式分析: 斷裂位置:若在螺紋處斷裂,可能為應力集中或材質缺陷。 頸縮現象:塑性良好的螺栓會呈現明顯頸縮。
7. 注意事項 對中調整:偏心加載會導致結果偏低。 溫度影響:高溫或低溫環境需按相應標準修正。 螺紋保護:避免裝夾時損傷螺紋,影響應力分布。
8. 相關標準 ISO 898-1:碳鋼和合金鋼螺栓力學性能。 ASTM F568M:國際公制螺栓標準。 GB/T 3098.1:中國高強度螺栓標準。
螺栓的抗拉強度試驗是評估其力學性能的關鍵測試,主要用于確定螺栓在軸向拉伸載荷下的最大承載能力、屈服強度、斷裂伸長率等參數。以下是試驗的詳細步驟和注意事項:
1. 試驗標準 guojibiaozhun:ISO 898-1(碳鋼和合金鋼螺栓)、ASTM F606(美標) 國內標準:GB/T 3098.1(緊固件機械性能) 根據螺栓的材質、規格和用途選擇合適的標準。
2. 試驗設備 wanneng材料試驗機:能夠施加軸向拉伸載荷,精度符合標準要求(如ISO 7500-1)。 夾具:專用螺紋夾具或楔形夾具,確保夾持時螺栓不受附加彎曲應力。 引伸計(可選):用于jingque測量位移和屈服強度。
3. 試樣準備 取樣數量:通常至少取3個相同規格的螺栓試樣。 尺寸測量:用卡尺或千分尺測量螺栓的公稱直徑(d)和有效截面積(As),有效截面積計算公式: = 4 ( 2 + 3 2 ) 2 A s = 4 π ( 2 d 2 +d 3 ) 2 其中 2 d 2 為螺紋中徑, 3 d 3 為螺紋小徑。 表面檢查:確保螺紋無損傷、銹蝕或加工缺陷。
4. 試驗步驟 安裝試樣:將螺栓兩端夾持在試驗機夾具中,確保軸線與拉力方向一致,避免偏心載荷。 加載速率:按標準控制加載速度(如ISO 898-1要求應力增加速率≤30 MPa/s)。 數據記錄: 屈服強度(Rp0.2):產生0.2%塑性變形時的應力。 抗拉強度(Rm):最大載荷(Fm)除以有效截面積(As),即 = / R m =F m /A s 。 斷裂伸長率(A):測量斷裂后的標距長度變化。 觀察斷裂位置:通常斷裂發生在螺紋部分或桿部過渡區。
5. 結果判定 對比實測值與標準要求的最小抗拉強度(如8.8級螺栓的Rm≥800 MPa)。 若試樣斷裂在頭部或未旋合螺紋部分,可能需重新試驗(參考ASTM F606的“無效斷裂”條款)。
6. 注意事項 夾持影響:避免夾具打滑或夾傷螺紋,可使用螺紋保護套或專用夾具。 溫度控制:高溫或低溫環境需按特殊標準(如ISO 6892-2)進行。 校準:定期校準試驗機和引伸計,確保數據準確性。
7. 常見問題 強度不足:可能因材料缺陷、熱處理不當或螺紋加工不良。 脆性斷裂:需檢查氫脆風險(尤其高強度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