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奧冠蓄電池 |
型號: | 6-GFMJ-150 |
規格: | 12V150AH |
單價: | 面議 |
發貨期限: |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貨 |
所在地: | 直轄市 北京 |
有效期至: | 長期有效 |
發布時間: | 2023-12-21 04:16 |
最后更新: | 2023-12-21 04:16 |
瀏覽次數: | 183 |
采購咨詢: |
請賣家聯系我
|
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落差呢?因為早期的手機通常只能打,而如今的手機卻多出了收發郵件、瀏覽網頁、GPS導航、瀏覽圖片、欣賞視頻等許多功能;早期的手機屏幕只是128x128的黑白小屏幕,現在的手機卻能配備4.3寸的大彩屏——所有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代價就是呈幾何級上升的電量消耗。有趣的是,電池充電技術的提升也加大了用戶對電池的誤解:早期的手機在充電保護設計方面存在明顯的缺陷——當電池電量飽和后僅會減小輸入的電量并始終保持電池處在*大充電狀態。短期內而言,這種做法的確可以讓電池的電量達到*高值,但長期保持在這種狀態卻會對電池造成損害。**的電池網站Battery University對此的解釋是:“電池保持在*大充電狀態的時間要盡可能地短,否則電源輸出的電壓會加速電池的腐蝕,這種作用在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尤其明顯”。之拔掉充電器后許多手機的電量會在短時間下跌10%,是因為現在的電池在充電時一旦電量達到****充電保護功能就會生效——該功能會立即切斷從充電器涌入的電量并讓電池的電量自動慢慢消耗,直到電量下跌到90%左右時才繼續開啟充電的流程。大多數情況下你拔掉充電器的那一瞬間電池的電量也許正好是90%左右,那么看上去迅速掉電10%就很好理解了。也正因為如此,整晚對手機充電的意義其實并不大——那只會讓你的電池不斷經歷充電、放電的循環而已。為什么手機廠商會這么設計?因為可供他們選擇的只有三個方案:方案一:采用舊式充電技術,總是讓電池電量維持在****的*高值(早期的電池充電方案就是如此)。因為前面說過,這種不成熟的充電方式會損害電池、減少電池壽命,它現在已經被淘汰了。方案二:使用新的充電技術并使用**的電量統計功能(就像剛才藍色數據線的電量統計方案)。方案三:使用新的充電技術并使用不**的電量統計功能(即現行的Android系統自帶的電量統計方案)。著重來討論一下方案二和方案三,這其中方案二會讓大量的使用者感到不安——因為沒有哪個消費者愿意看到無論怎樣將手機插在充電器上其電量*多卻總顯示90%左右,也就是總充不滿。他們會在第一時間懷疑充電器或電池本身有問題。相比較而言方案三造成的拔掉充電器后迅速掉電的現象也會被消費者注意到,但實際上真正會抱怨電池或充電器本身有問題的消費者會少得多,兩害相權取其輕,這就是為什么采用方案三而不是方案二的原因。